開學速遞|“乙類乙管”防護指南
開學速遞|“乙類乙管”防護指南
根據國家衛健委《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疫情防控政策迎來了重大調整,我們的生活也将開啟新的篇章,開學之際,面對調整後的“乙類乙管”我們又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呢?在此,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第二、第三黨支部為大家送上一份“乙類乙管”疫情防護指南供大家參考。
“乙類乙管”指的是什麼?
根據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情況,以及它的危害情況,法定傳染病在我們國家分為甲、乙、丙三類。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結核、狂犬病、脊髓灰質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艾滋病等。
“乙類乙管”後,個人防護還有必要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原來的“乙類甲管”變成了“乙類乙管”,從防控措施上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但需要我們自覺樹牢并自覺踐行“健康第一 ”理念,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加強公共衛生管理,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注意社交距離,注意咳嗽禮儀等措施對于防護各種呼吸道傳染病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① 切實做好疫情預防自覺踐行“健康第一”理念,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辦公室、宿舍保持清潔,勤開窗,勤通風。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佩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減少接觸公共物品,飯前飯後咳嗽用手捂之後、飯前便後及時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保持良好的衛生和健康習慣。保持衣物、 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内。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症狀,出現此類症狀應及時就醫。
② 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密切關注學校發布的疫情動态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症狀要檢測抗原或核酸,如檢測結果确認感染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返校後盡量減少劇烈活動。及時完成學校各類摸排和上報,不瞞報,不晚報,不漏報。外地學生在返校途中盡可能不紮堆,少接觸公共物品。
③ 正确佩戴口罩,佩戴時“分清内外上下,貼合蓋住口鼻颌,調整壓緊金屬條,及時、定期更換口罩”,不在人員密集或與人交談時取下口罩。
④ 及時接種疫苗疫苗接種對于預防感染、預防再傳播和減少重症患者等方面具有顯著顯著的效果。适齡無接種禁忌人群應做到“應接盡接”,保護個人健康,攜手共築全民免疫屏障。
⑤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要注意科學飲食、營養均衡,保證足夠的雜糧、蔬果以及蛋白質的攝入,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适度運動,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毒能力。勤洗手,勤換衣,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疫去春來,新學期如約而至,希望同學們能建立正确的健康認識,并認真做好防護工作,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校内外努力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不斷建設起健康安全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