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九周和後九周在2014級風景園林班上風景園林規劃課程,那麼我也是這個班的班主任,我很喜歡我的學生,也很喜歡我所教的專業。那麼對于這個班的教學我有一點點的小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 分層教學
1、 部分優秀學生,有上進的需要,需要老師給難任務,如果遇到困難的知識能感到興奮,有上進心,看到差距知道去趕上。
2、 大部分的學生,正常完成作業,也很想進步,但是由于基礎和學習習慣的原因,和上一部分有差距,但是很願意進步,
3、 一小部分學生,上課,完成任務就是為了有作業又分數,能完成作業就行了,如果願意找老師學習,我也願意教授。
4、 最後一部分學生,說白了就是來混文憑,上課連本書都不帶,沒有作業,但是每天上課就到,點名都回答,他們也對學校的評分标準比較了解,知道我們不會輕易的給不及格。
一個班有這麼多層次,那麼我的教學就必須分層,對于第一部分學生和第二部分學生。他們需要刺激,對于難題他們能感到興奮,那麼就要給他們比較困難的案例和特殊的教學方法。他們更願意去挑戰,而不是按傳統教學那樣的,老師上面講,學生下面記,然後做作業,雖然也會完成作業,但心裡會有怨言,覺得浪費時間。而且他們會挑老師講課的毛病,下課跟你講,老師哪裡講得好像不對,所以教這樣的學生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我需要找到比較适合的案例進行教學,例如:上學期我從企業找來的一個2011年做完的案例,我了彩色平面圖、背景資料、設計要求等,為了靠近我上的課程小遊園,我重新給了場地的尺寸,縮小為一公頃,但是,這個班的學生拿到這些資料以後,按照資料上的信息,找到了實際地點,明确告訴我:他們通過地圖找到了具體地點,量到了具體尺寸,要按這個尺寸做設計,一下子面積擴大了一百倍。我想,這些找地點、分析估算尺寸、分析場地的方法是我教的,那他們學以緻用也是正确的,最後這個案例其實做得很辛苦,面積擴大一百倍之後難度是增大非常多,我也陷進去手把手的教學生如何完成案例。不過最後收益良多,14級園林班的學生可以說是知識系統性運用最好的,真正做到了軟件是工具,知識在應用中學習,作業按照實際彙報标準、或打印标準完成,而且能夠團隊協作。所以,按層次教學是必須的,要是還按一般标準教學教這樣一幫學生,他們會覺得無趣,沒有意思,反而懶惰。 那對于那些程度稍微差一點的學生,我這學期給的是難度稍微小一點的案例,因為他們做難度最大的作業會有很大的困難,越學越沒有信心,那麼給一個難度适中的案例教學,但是作業标準還是一樣嚴格,他們即可以順利完成作業,又可以保持學習的信心。
最後對于混文憑的學生,我坦言,我也沒什麼好辦法,逼他們做作業,完成沒有辦法,不完成、不合作、不反對,對我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我對他們的要求也就是,不管你最後怎樣,交個叫作業的東西給我就行,我也不能門門給不及格吧。
二、 課堂紀律,說實在的,我沒什麼方法,上課第一句就說,我講課的時候你不許講,隻要不安靜,我就會停止講課,一般會盯着講話的學生看一下,然後他們就不敢講話了。不管是誰,隻要你願意學,我就願意教,不管學生什麼時候通過QQ或者其他方式聯系我問我課程的問題或者要我看方案,我都會看,都會教。對于調皮的學生,我依然嚴格,都是用統一的教學态度對他們,我雖然沒有辦法讓他們努力學習,但是看我這麼用心對待,也會不調皮。
三、 逐漸的解決整個專業的學生教學問題。我應該是從2013級全面接觸到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通過教學我也是逐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013級學生,我發現是對專業知識認識不系統,而且對各種軟件工具掌握不連貫,所以對于2014級學生,我主要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學生也很配合,能承受我的教學壓力。那麼我在2014級學生發現的問題是,有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缺乏興趣,對專業認識不清。因為是大文大理的學生,很多學生都認為這個專業要畫畫,自己不會,學不好,不想學。那麼好的學生,很聰明,非常會學習,但是是套路化的學習,就是我給個例子,他們可以馬上的學得有模有樣,但是缺乏個性,缺乏設計感,就是很快的學會了搭架子,卻缺乏對設計的認識。那麼我在對2015級學生教學的時候就是在低年級就引入企業,對風景園林專業進行早點進入狀态。那麼對于2015級學生效果還是很好的,對設計有了最初的認識,但是也有新的問題,就是是不是太早發現了這個專業很難,而産生畏難的情緒。所以,還要繼續觀察和解決問題。
上一條:學習《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标準》後的感想 下一條:學生黨建工作有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