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團建設

THIS NAME

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團建設 >> 黨建工作 >> 正文

藝術與設計系第六黨支部參觀首義辛亥革命博物館簡訊

發布日期:2017-03-21    作者:ysx     來源:     點擊:

藝術系第六黨支部參觀首義辛亥革命博物館簡訊

(通訊員:雷蕾)

為學習十八大精神,響應黨的号召,同時鞏固我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果,推進我系教學科研及學生工作的落實與創新,2012年12月12日,藝術與設計系第六黨支部在劉曉英主任和胡飛書記的帶領下,一行17人在武昌首義辛亥革命博物館組織了參觀。900多件珍貴文物、700餘張曆史照片及27處複原曆史場景,共同再現昔日烽火歲月。大家在現場認真聆聽講解員回顧曆史足迹,以這種真真切切的感受讓每位黨員同志得到又一次心靈洗禮。

投資近4億元、曆時2年多時間建成的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迎接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修建的重點項目,位于首義廣場南側,總建築面積2.2萬餘平方米,為國内規模最大的辛亥革命曆史專題博物館,也是湖北武漢辛亥首義文化的标志性景觀。它的設計傳承了中國建築“雙坡屋頂”和飛檐翹角的特質,“V”字型外觀寓意革命勝利。外牆顔色沿襲了武昌古城牆的“楚國紅”色調,建築整體風格肅穆凝重,與周邊的首義廣場、紅樓和蛇山景觀融為一體。該館是一座現代化、智能化、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曆史文化底蘊,同時也是國内規模最大的辛亥革命曆史專題博物館,其總建築面積為22142平方米;有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7個展廳,總陳展面積達6900平方米。博物館開展的《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曆史陳列》以豐富翔實的文物資料,全面展示百年前推翻專制帝制、開啟中國進步之門的重大主題,共分“晚清中國”、“革命原起”、“武昌首義”、“創建共和”、“辛亥百年”五個部分,它無論從建築造型到展廳布展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通過文物資料、曆史照片、藝術品、場景複原等多種展示手段,全方位再現了一百年前辛亥革命的波瀾壯闊。

青石闆、老屋、古樹、茶館……一幕幕微縮實景,再現了“彭劉楊三烈士犧牲”、“打響第一槍”、“搶占楚望台”等曆史事件。“武昌首義”單元是本次展覽的重中之重,結合傳統展示手法與高科技手段,設計者将模型、實景、影像、燈光等組合,利用場景複原和多媒體等多種展示手段,讓參觀者仿佛置身“首義之夜”, 将百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娓娓道來。武昌起義中的隆隆炮聲,革命志士打響第一槍時的驚心動魄都能通過高科技手段得到真切還原,場面十分宏偉。其中3号展廳實景仿真了武昌首義的“保安街”和“中和門” (今武昌起義門),再現了“武昌古街”,使得參觀者們不僅能看到、聽到,還能夠親手觸摸到曆史“遺迹”,吸引了衆多參觀者駐足留念, 走過“中和門”,是弧形牆面的環幕影院,10分鐘的數字電影和下方的大型沙盤生動再現了首義之夜的緊張策動與戰火硝煙……

近兩個小時的參觀結束了,而辛亥革命博物館内的一幅幅曆史畫面,一幕幕逼真場景,一件件寶貴物件,還不斷呈現在我們眼前,一段段的曆史,仍在我們的腦海裡重現,激起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陣陣波瀾。一百年過去了,煙硝散盡,回顧曆史,我們用心去解讀、去感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去深刻領會“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

目前全國上下正轟轟烈烈的開展學習十八大精神的活動,旨在加強黨員的理論水平,提高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不論是校内學習還是校外實踐,我們都充分認識到創先争優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館這一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系全體黨員同志再度接受了一次深刻而又生動的革命曆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效果良好。撫今思昔,我們将繼續傳承“首義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同時立足于本職工作,關注現實,深入思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積極的貢獻!

上一條:嚴格程序 真情相助 共同提高 下一條:堅持“問題導向求實效、兩學一做求發展”支部委員學習會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