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考‘雙軌制’改革》
高考:一是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試内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二是現在的高考,即學術型人才高考。
在現行的高考模式之下,無論是要報考職業技術類高校,還是要報科研型高校,各類考生都需要參加統一的“一張卷子”考試。這樣的高考卷子是學術型的,旨在考查考生對高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幫助高校篩選具有學術潛質的優秀考生。然而,對于職業技術高校的人才遴選來說,這樣的卷子不但選拔形式不合适,更難見選拔效果。
即在高中畢業後就分流學生的職業道路,一部分進入學術型的大學深造,一部分進入職業高校,
這就客觀上需要我國的高考改革必須要建立“雙軌制”——“學術軌”和“職業軌”,以便很好地适應學生學力、志向、職業發展、人生規劃等方面實際情況的不同。
許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更要做好準備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型。
這其實是一種倒逼的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發展已經習慣于簡單粗暴和享受人口紅利。導緻我們的高校教育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同質化、與市場脫軌等等,這些在我進入知行學院是改革大會上已經有了一些認識,這讓我想到了前幾天看的柴靜的《蒼穹之下》。這部紀錄片的核心是霧霾來自于哪裡、有什麼危害、我們能做什麼;但我在看這部紀錄片時,深刻感受到的是我國産業結構的及經濟增長方式的畸形;還有便是“依法治國”這四個字在現實中國的脆弱。
在這個紀錄片的結尾,柴靜在采訪時,我聽到的最清晰的詞語是,國家要用倒逼的方式,逼那些不願意改革,仍然用簡單粗暴、坐吃人口紅利的部門、企業改革。那在我們高校方面,我們這種改革力度算是比較溫和的。上層部門通過大數據已經看到了危機,一方面高校畢業生找工作難,另一方面人才市場缺乏有競争力的人才,而人口紅利即将消耗殆盡,未來的學生在選擇高校時注重的将不再是那一紙文憑,而是對未來的職業方向選擇。在這樣的現狀下,靠各類高校自己去感應到危機而再做出改變,勢必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和傷害。
二、教育公平
對于文件我的第二個感想是“兩會”關于教育的改革第二個針對點的是教育公平,本科教育職業化改革,其實也是對教育公平的體現,因為教育公平并不是每個人都讀一樣的書,是依據各有所長來各有所學。其二,對素質教育的改革, 去年9月初,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決定從今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曾經“風靡一時”的藝術教育在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後能否“返璞歸真”,大家充滿期待。藝術、體育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内容常年被加分政策壓迫扭曲,普通的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高質量的素質教育機會,希望這一政策能夠促使相關部門在素質教育上有所發力。素質教育曾經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成果,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漸漸失去了初衷,變成一些人的牟利手段,素質教育已經影響公民的教育公平權利。所以,我認為現在的改革旨在重拾教育權利的公平性。這個力度非常大,過去也有過這個呼聲,但雷聲大雨點小,這一次很多加分政策的突然死亡,是動真格的改革,也是希望教育迅速回到應有的方向。更為我們的高等教育改革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三本院校從來就不是在一個公平的教育環境中生存,作為獨立學院,沒有财政撥款,也沒有企業贊助,考自身的辦學能力與成就生存,而招生上也沒有更多的選擇餘地。雖然“兩會”新的決議在扭轉教育不公的現狀,但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是我們迫在眉睫的問題。這更需要我們主動的去改革,去适應環境。
這也需要整個社會層面的對高等教育的重新認識,人的高層次教育不是隻有進入傳統的大學這一條道路,在競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早對職業道路進行規劃或者進入一所和市場接軌的高校,更為實際。
三、關于教改的感想
首先,我們必須改革,這個認識是清楚的。而我們改革的方向是本科職業化或者叫應用型本科改革,無論是叫什麼,我想首先改變的必須是人,是教師自己。教師是職業化的,所教授的知識才是應用型的。所以改革的落腳點還是在人,我認為必須将老師從簡單的教書工作中解放出來,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成長空間,開闊眼界,在高水平的平台上教學。而相應的學校的教學課程設置,不光要将各類企業引進教學課堂,更要講求教學的連貫性,整體性,專注性。我想這樣的改革需要非常大的力度,打破一些教學、課程設置上的條條框框,不破不立。
相觀于職業院校,他們的方向非常明确,既培養“能做事”的人,而我們本科院校到底是怎麼改革法,我想我們在改革的同時,也不能丢棄掉本來的特色,還應當保持精英教育的優勢,不光培養會做事的人,這個人還有可能成長為能設計的人,能成長的人才,這就需要保留教育的層次性,大部分學生的“能做事”和部分學生的能發展。
以上都是我對今年“兩會”相關文件的解讀,我的解讀與感想也許很膚淺和粗糙,但這是我的真實想法。無論現在的解讀是什麼,我們都能清晰的從“兩會”文件中體會到的是國家新的領導班子的工作務實作風和改革的決心。希望我們高等院校能抓住這次變革的機遇,做一個漂亮的轉身。
藝術與設計系
彭玮
2015年4月30日
上一條:嚴格程序 真情相助 共同提高 下一條:堅持“問題導向求實效、兩學一做求發展”支部委員學習會議
【關閉】